2014江苏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中的“三段论”
2014-01-01 18:37:4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在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有著名的笔试三段论和面试三段论,笔试三段论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试三段论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有著名的“笔试三段论”和“面试三段论”,“笔试三段论”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试三段论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结构和内容上非常相似。无论是笔试三段论还是面试三段论,对我们减少做题时间以及提高准确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家都明白“三段论”的重要性,可困扰考生的是如何用“三段论”来解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段哪一段最重要呢?同样的问题是,在面试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段哪一段更要呢?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三段论”哪一段更重要,这就涉及到整个国考思维的正确把握。
  广大考生一定要注意,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提供的岗位大多数是副主任科员以下职务,而且很多都是基层工作岗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显然作为一名基层的国家公务人员,对我们而言,“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同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办”才更具实际意义。
  与“解决问题”、“怎么办”相对应的一般是结论和对策,而结论和对策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里恰恰是主旨句主题句的标志。伴随着“解决问题”、“怎么办”的出现,往往有一类特征性非常突出的词汇,我们把他们定义为“情感倡导词”,以“必须”、“应该”、“一定要”为标志。“必须”、“应该”、“一定要”,后面紧跟的内容一般就是结论和对策,而结论和对策往往是主旨句主题句的标志,与结论和对策相对应的也正好是“解决问题”,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以真题为例:
  【例题】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公产过剩的矛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 收入均衡难以实现
  B 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C 分配差距源于制度
  D 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
  由设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可知,这是一个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我们只要快速把握主题句,对主题句进行一个同义替换和精简压缩就可以了。我们来分析一下原文的架构,由于……所以……是一个典型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果”是重点。因果关系的语义重心在所以之后,“所以”之后的内容是我们要把握的重点。“否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论证,反面论证本身并不重要,反面论证所论证的观点才是我们要把握的重点,所以遇到“否则”我们要往前看。那个整个文段的架够就非常清晰了,由因果关系可知,“所以”之后是重点,有反面论证可知,否则之前是我们的重点。
  那我们的主题句就是“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很显然这个主题句强调“再分配”,那么ABCD四个选项,只有B选项强调再分配。
  如果大家懂得三段论的技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重点,怎么样才能解决问题,很显然要通过措施和对策。而情感倡导词必须、应该、一定要,紧跟其后的就是对策、措施和结论,对策、措施和结论又是主题句的标志。
  那么着重把我“必须”之后的内容,“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很显然再强调“再分配”。准确理解三段论,能够快速做出答案。
  如果能够熟练应用“三段论”,就可以快速做出答案。以真题题为例:
  【例题】从哲学的角度看,不可否认原始儒家思想中存在很多人性的光辉,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后建构的传统文化,最明显的缺陷就在于没有提供一种包含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底线伦理。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提倡建立底线文明            B.批判儒家思想的缺陷
  C.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D.应创造什么样的新文化
  如果用“三段论”来解析,就非常容易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最重要。要想解决问题,要通过措施和对策,而措施或对策一般由情感倡导词“应该”“必须”“一定要”来引导。在本题中,应该之后的内容是强调底线,在ABCD四个选项中只要A项凸显底线。

相关热词搜索:江苏华政教育 江苏公务员面试培训 江苏公

上一篇: 2014江苏公务员行测备考:选词填空之语境搭配范围
下一篇: 2014江苏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理解与表达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