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两会”召开后,“法治中国”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培育依法治国、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观念已被人民群众所接受,但今年的最高法院工作报告得到的反对票却仍居高不下,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我国司法体系制度建设尚有很大期待,华政教育专家特意整理此文,意在通过介绍法院工作基本原则,司法制度改革和法制核心价值观的普及相关专业知识来解读“透视政府工作报告法院工作专项重点”这一热点。
一、始终坚持法院工作“三个至上”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要求必须始终坚 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任何割裂“三者统一”关系、否定“三个至上”的思想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都会对社会主义法治甚至整个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具体说来要坚持以下的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二是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必然要求。三是切实把“三个至上”的要求落实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各个方面。
而要实现“三个至上”就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领导和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党的事业归根到底,也是为了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利益,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法治保障。因 此,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实质上是一致的。作为有机统一体的“三个至上”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标志, 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司法改革 促进司法公正
各级法院着力深化司法公开,完善裁判文书上网、案件信息查询等制度,充分发挥“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作用,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司法民 主,增加选任人民陪审员,扩大陪审员参审范围,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全面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规范量刑程序,完善量刑方法,促进量刑 公正。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着力抓好司法改革任务的“收尾”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将加强对已出台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评估,健全司法改革目标责任制,巩固改革成果。着眼于方便群众诉讼,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完善小 额速裁制度、量刑制度及旁听庭审制度,加强巡回审判;深化执行改革,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和司法评估、拍卖制度;深化人事管理改革,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进 一步落实司法公开、司法民主和司法为民措施,认真研究制约人民法院工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着手谋划下一轮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基本框架。
三、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培育依法治国核心价值观
全国法院文化建设推进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其中特别强调,法院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指针,以培 育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要求”。这一总体要求,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摆到了法院文化建设的首位,突出了精神文化建设这个核心,对于各级人民法院深入推进 法院文化建设,抓好方向和抓好重点,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中央政法委提出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在政法队伍中的具体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从法院文化的语境中强化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其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洪流,既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必将有助于保 证法院文化建设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