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事业单位笔试常用方法解读
2015-04-04 14:46:0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江苏事业单位笔试常用方法解读

好的复习方法有助于考生理解知识内容、记忆知识要点,甚至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杰出考题。对于江苏省事业单位综合岗来说,主要的考查内容包括综合知识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两部分。这里也就考试的常用方法进行介绍。

方法1:画图法

作图无论在综合知识题目中还是行政能力测试的题目中,都是非常实用的方法。当然,二者的“图”有所不同。综合知识的图主要是知识结构图,其目的是归纳知识要点,便于记忆,例如下图:

\

而在行测部分,图则是为了在较为复杂或混乱的条件中,迅速发现解题的关键与捷径。

考题示例:甲乙二人相约见面,并约定第一人到达后,等15分钟不见第二人来就可以离去。假如两人都在10点到10点半这段的任意时间来到见面地点,则两人见面的概率为( )。

对于这道题,考生可能不知应当如何下手。而画图就可以使得题目实质一目了然。

\

如图所示,X轴与Y轴分别代表两个人来到见面地点的时间,二人相遇的部分就是其中的阴影区域。由于非阴影部分是两个边长为15的等边三角形,故阴影部分面积为整个正方形面积的75%。

方法2:时间轴法

时间轴法既可以运用于一些法律题目的理解,也可以用于记忆历史知识或是解答数学运算的题目。这里也分别举例说明。

法律题目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时间节点有关的题目,包括区分法律制定的先后顺序、违法行为的性质鉴别等。这类题目就可以使用时间轴法来巧妙记忆。例如在刑法部分,区分犯罪形态时,考生就可做出下图:

\

有了这个数轴之后,再遇到判断犯罪形态的题目,考生就可以举一反三,根据数轴与题目中犯罪所处的时间进行判断。在记忆历史阶段时,时间轴同样是一件“利器”。

\

至于行测部分,同样适用时间轴法,不过往往用在数学运算部分,尤其是行程问题上。

甲乙两人沿着马路边上从同一地点先后出发同速同向行走,在某一时刻甲位于乙的前方,乙距起点30米,他们继续向前走,当乙走到甲原来的位置时,甲离起点110米,问乙现在离起点多少米?( )

如上述两图,图1为乙距离起点30米时的状态,图2为最终甲距离起点110米时的状态。由于甲乙二人同速同向,所以甲乙在第二次行走时所走的路程相同,明确重点,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方法3:口诀法

口诀,是人们通过自己便于理解的方法编撰出来的,可以使得记忆知识更加简单,同时伴随着乐趣。

记忆唐朝建立时间:“见糖留一把”——唐朝建立于618年;

记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方法4:一题多解法

一题多解主要用于行测部分考题的解答,它既可以拓展考生的思维,又可以使得考生在作答时拥有多种方法,从而增加考题的正确率。

1.某商场共有白衬衣和蓝格衬衣共147件,销售1/5的白衬衣和3件蓝格衬衣后,剩下的白衬衣和蓝格衬衣的件数相等,商场原有白衬衣和蓝格衬衣分别为多少件?( )

A.85,62 B.80,67 C.75,72 D.70,77

1.【答案】B。解析:方法一、方程法。剩下的白衬衣和蓝格衬衣的数量相同,设均为x件。则x÷4/5+(x+3)=147,解得x=64件,则原有白衬衣64÷4/5=80件,蓝格衬衣64+3=67件,故选B。

方法二、整除法。“销售1/5的白衬衣”,说明剩下的白衬衣能够被4整除;“剩下的白衬衣和蓝格衬衣的件数相等”,说明蓝格衬衣减去3之后也能都被4整除,只有B符合,故选B。

方法三、利用量化关系和奇偶性判断。“销售1/5的白衬衣和3件蓝格衬衣后,剩下的白衬衣和蓝格衬衣的件数相等”,从选项看,白衬衣的1/5均远大于3,说明原来白衬衣的件数大于蓝格衬衣的件数,且数量关系大于3件,排除C、D;剩下的白衬衣一定是偶数,说明蓝衬衣减3后也是偶数,排除A,故选B。

2.甲、乙两个粮库的库存量之比为10﹕7,要使这两个仓库的库存量相等,甲仓库需要向乙仓库搬入的粮食占甲仓库库存量的( )。

A.15% B.20% C.25% D.30%

2.【答案】A。解析:方法一、设甲、乙粮库的库存量分别为10x、7x,甲粮库向乙粮库搬入粮食y,有10x-y=7x+y,得y=3/2x,则该部分粮食占甲粮库库存量的3/2x÷10x=15%,故选A。

方法二、特值法。特设甲、乙两个粮库的库存量分别为10、7,则甲仓库需要向乙仓库搬(10-7)÷2=1.5,1.5÷10=15%,故选A。

方法三、库存量之比的差为3份,要保证最终两个仓库库存量相等,只需将库存差进行平均即可,即甲仓库需要搬运1.5份到乙仓库,1.5÷10=15%,故选A。


相关热词搜索:江苏 笔试 事业单位

上一篇:江苏事业单位常见问题为您答疑解惑
下一篇:江苏事业单位面试心理与策略备考指导